歐佩克,英文全名為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即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
最早提出“天然氣歐佩克”這一概念的不是別人,正是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總裁維亞希列夫。
如果將天然氣管道比作伸入并捆綁歐洲天然氣消費國的鎖鏈,那么掌控這條鎖鏈的俄羅斯肯定希望這條鎖鏈永遠不會腐蝕和生銹,而最好的辦法就是獲得有神奇魔力的魔法棒。在這種設想下,組建全球天然氣領域內的天然氣卡特爾組織似乎就是俄羅斯需要的那根魔法棒,不僅能指揮天然氣的價格,更能控制天然氣的流向。
為此,普京和他的天然氣工業公司的總裁們都曾奔波于世界各地進行游說和公關,最終終于差強人意的將這個試圖操控市場的超國家機構組建起來。但讓人感慨的是這個機構最終卻被市場的力量所吞噬,而被徹底遺忘掉,似乎像從來不存在一樣,而事實上,這個組織的確也從來沒有真正存在過。
始作俑者
1999年,秋天的巴黎已經頗有寒意,如同當時歐洲剛剛使用歐元后的經濟形勢一樣讓人感覺蕭條。在巴黎召開的歐洲各大天然氣公司總裁大會上,時任公司總裁的維亞希列夫心情也十分壓抑,因為當下天然氣的低價格讓他非常不滿意。
在會議上,他提出了一個對策——成立由主要天然氣出口國參加的類似歐佩克的國際組織,通過這個組織來調控天然氣價格。在他的構想中,這樣一個“天然氣歐佩克”的參與者包括俄羅斯、挪威和阿爾及利亞,只有他們合力才能把控歐洲市場的價格和份額。
為此,他還曾邀請過挪威和阿爾及利亞同俄羅斯討論這個問題,因為這三個國家是當時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但邀請并沒有被響應,那段時間他甚至常常在媒體上公開威脅,“如果天然氣價格仍處于低水平,俄羅斯將放棄對某些西歐國家的天然氣供應合同”。
但這些看上去赤裸裸的訛詐并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因為當時的俄羅斯剛剛經歷了1998年金融危機和國家破產的打擊。沒有人會真的認為俄羅斯政府會允許維亞希列夫這么干,因為天然氣工業公司作為俄羅斯預算收入最重要的來源之一,天然氣工業公司根本不可能減少對歐洲的供應量,除非“俄羅斯人瘋了”。
當時,天然氣工業公司的日子并不好過。
1998年,天然氣工業公司對歐洲的出口收入大約為70億美元。而1999年前8個月,天然氣工業公司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量減少了0.5%,但銷售收入大幅減少了24%。天然氣工業公司曾經是歐洲各大商業銀行最優質的客戶。但在金融危機后,這些銀行也逐漸收緊了對天然氣工業公司的貸款條件,甚至拒絕放貸。這大大加深了天然氣工業公司投資新項目和償還貸款(當時歐洲銀行的貸款總額超過100億美元)的難度。
歐洲市場業績下滑,國內市場也問題重重。當時,俄國內經濟的困難導致拖欠燃氣費的現象相當嚴重。天然氣工業公司應收的燃氣費實際到賬率只有18%。
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維亞希列夫的大呼小叫,在很多人看來,不過是蚱蜢在秋天的哀嚎而已。
此時,維亞希列夫提出的“天然氣歐佩克”盡管無人響應,但卻啟發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后來的管理者們,其中也包括了普京。特別是天然氣在國際能源市場上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這種啟發也就越強烈。盡管如此,這一宏大構想背后,卻存在直至時下依然無法解決的現實性難題。
首先,同國際石油市場不同,全球并未形成統一的天然氣市場。天然氣貿易主要是通過大口徑管道進行的,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也很難在短期內增加貿易量。即便時下液化天然氣(LNG)市場聲勢日隆,但受制于天然氣壓縮站和接收站端口的限制,市場輻射能力依然有限。因此,國際天然氣市場實際是北美、歐洲和亞太三個區域市場。這三個市場有各自的定價規則且很少相互影響。在割裂的狀況下,很難通過一個組織調整國際天然氣價格。
其次,價格壟斷組織違反市場機制,這是秉承自由市場原則的歐盟和美國所不能接受的,這將必然導致政治上的對立。事實上,追溯歐佩克成立的歷史,其實也是基于政治的目的,阿拉伯國家將石油這一商品作為政治化的武器。如果說石油主要涵蓋工業用戶,那么天然氣更廣泛的涉及民用,其價格波動或者供應中斷,所造成的后果和影響將更加嚴重和廣泛。
正是基于此,早在冷戰時期,美國就對歐洲過度依賴俄羅斯能源提出過警告。正是由于“天然氣歐佩克”的政治屬性,當時挪威和阿爾及利亞未必同意成立“天然氣歐佩克”。事實上,挪威曾拒絕加入石油歐佩克,并堅決反對歐佩克的石油限產決定。
可以想象為什么挪威沒有理會維亞希列夫的邀請,在沒有得到響應的情況下,維亞希列夫的建議不久之后就被忘記了。
普京的預熱和“連橫”
3年過后,普京和土庫曼斯坦總統尼亞佐夫一次不經意的會晤,卻讓沉寂下來的“天然氣歐佩克”再次被提及并開始預熱。
2002年初,莫斯科還處在嚴冬之中,剛剛穩固執政根基的普京終于可以騰出手了。他試圖重新恢復并鞏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的傳統勢力范圍,中亞地區成為他必須關注的重點區域。
1月21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宮會見了到訪的土庫曼斯坦總統薩帕爾穆拉特·尼亞佐夫。盡管,克里姆林宮官方網站之前給出的通告稱,尼亞佐夫應普京的邀請,對莫斯科進行短暫訪問,但半天的訪問時間,兩人的會談則長達三個小時之久。
雙方交鋒的話題顯然是天然氣,對于邀請方的俄羅斯而言,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同樣作為產氣國的土庫曼斯坦如何更好的去配合俄羅斯天然氣出口,以達成更大的利益。
“是時候嚴肅考慮成立歐亞天然氣生產國聯盟的必要性了。我想,如果讓那些天然氣管道的過境國家,包括烏茲別克斯坦在內,也加入這個聯盟是正確的……成立這樣的聯盟能夠對中亞天然氣的出口量和出口方向實現有效的控制,保障形成統一的天然氣生產和消費均衡,并通過統一的渠道出口……”,面對風塵仆仆的尼亞佐夫,普京開門見山的把“聯盟”這個概念拋了過去。
想必尼亞佐夫也很清楚,未來可能成立的聯盟背后,自己只能充當為人作嫁衣的角色,而且將進一步失去自身在天然氣出口中的話語權。盡管如此,普京還是明確告訴他,“目前這個(中亞天然氣出口)渠道是天然氣工業公司的出口管道,沒有其它渠道,如果各國在這個基礎上長期合作,將保證各國在天然氣出口方面的穩定”。
對于這一常識,尼亞佐夫很清楚,而普京在此強調出口管道,從正面來看是交換的籌碼,而從背面來看則意味著脅迫的大棒。
顯然,為了消弭尼亞佐夫的擔心,普京向他繼續保證和許諾道:“毫無疑問,(聯盟)將會考慮各方利益。包括土庫曼斯坦、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能源領域是兩國合作的優先方向,俄羅斯有興趣積極同土庫曼斯坦公司一起,參與土庫曼斯坦境內、獨聯體地區和獨聯體以外地區的各項合作,包括同第三國公司的合作。”
顯然,對于普京的提議,尼亞佐夫深知這個所謂的“天然氣生產國聯盟”,只不過是俄羅斯要求前蘇聯伙伴(主要是中亞國家)在天然氣政策上相互協調,對付歐洲國家的工具。因為,歐盟正準備放開天然氣市場,而這會導致本來就不高的天然氣價格更低,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由于中亞國家的天然氣只能通過俄羅斯的管道對外出口,這種基礎設施方面的缺陷使他們在用天然氣換取硬通貨的過程中只能依賴俄羅斯,他們還沒有同俄羅斯討價還價的能力,無論是價格、運費還是采購量,都只能由俄羅斯控制和決定,土庫曼斯坦的情況尤為嚴重。
作為土庫曼斯坦的總統,尼亞佐夫無力抗拒此刻普京的提議。
普京和尼亞佐夫的會晤立即引來俄羅斯媒體的廣泛關注,盡管雙方會晤自始至終沒有提到“天然氣歐佩克”這個字眼,但各方依然將普京口中這個聯盟比喻成“天然氣歐佩克”。此后一個多月中,普京和天然氣工業公司高層繼續在各地穿針引線,為進一步促成這個聯盟而預熱。
2002年3月1日,在俄羅斯的力推下,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和俄羅斯四國總統齊聚在被譽為“中亞第一城”的阿拉木圖舉行了非正式會晤。最終,他們發表了有關天然氣合作的聯合聲明。聲明指出,四國在天然氣開采和運輸方面的大規模合作不僅是由于各國能源體系相互聯系的歷史原因,也是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必然過程,因此,他們在能源政策上的合作對于保護天然氣生產國的利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如同俄羅斯在國際會議中大多數時候的提議一樣,盡管言辭很美妙,是為了共同的利益,但在現實之中,往往只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因此這個聲明并沒有產生積極的效果。中亞國家在能源出口方面對俄羅斯的依賴注定這樣的合作是不平等和沒有積極性的。
俄羅斯基于控制中亞地區天然氣出口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符合,甚至違背了這些國家能源出口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實際上,對于自恃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氣儲量國、開采國和出口國的俄羅斯,在處理同其他天然氣生產國的關系上,天然有一種優越感,在中亞表現得尤為突出。
阿拉木圖回合,盡管普京并沒有得到中亞國家對“天然氣歐佩克”的積極回應,但普京又將這一議題擺上了天然氣出口國論壇的會議桌上。天然氣出口國論壇(GAS EXPORTING COUNTRIES FORUM,簡稱GECF)是2001年在德黑蘭成立的,它并不是一個正式的國際組織,也沒有統一的章程和固定的成員結構,只是由全球主要天然氣生產國組成的一個松散的交流平臺。其目的在于促進各天然氣生產國之間的對話、交流商業和技術信息,從而推動建立穩定和透明的國際能源市場。
論壇每年舉行一次會議,經常參與的國家包括俄羅斯、阿爾及利亞、玻利維亞、埃及、赤道幾內亞、伊朗、利比亞、尼日利亞、阿曼、卡塔爾、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等。哈薩克斯坦、挪威、荷蘭、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也門也都曾參加過不同年度的會議。
從此,外界對“天然氣歐佩克”的猜測總是圍繞著天然氣出口國論壇的召開而增加,每次會議甚至都會公開回應和否定這些猜測。“天然氣歐佩克”的概念越來越引人注目,同樣在俄羅斯國內,這個概念也逐漸成了一個喧囂熱鬧的話題。
2007年1月29日,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同正在德黑蘭訪問的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伊戈爾·伊萬諾夫舉行了會晤。會晤結束后,俄羅斯各大媒體都報道了這樣一則新聞:“哈梅內伊提出與俄羅斯共同創建天然氣歐佩克組織的構想。”
哈梅內伊認為只要俄羅斯和伊朗兩國通力合作,就可以在全球天然氣市場中創建類似石油領域中歐佩克的組織,而他的理由也很簡單——世界天然氣儲量的一半分布在俄羅斯和伊朗。
在德黑蘭給世人留下巨大想象空間后,為了給“天然氣歐佩克”開路,普京隨即踏上行程進行了密集的訪問,而目的地是對組建“天然氣歐佩克”至關重要的中東地區。他的中東之行包括: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約旦,前兩個國家是普京首次出訪。
俄羅斯外交歷來離不開軍火和能源,這一次也不例外。普京出訪的主要陪同人員包括天然氣工業公司總裁米勒、盧克石油公司總裁阿列克佩羅夫和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總經理切梅佐夫。在踏上出訪的行程前,天然氣工業公司的消息人士透露,普京可能和中東產油國討論成立“天然氣歐佩克”的問題,畢竟他剛剛表態要考慮一下這個想法。
隨即,俄羅斯聯合伊朗、中東國家,以及高調反美的查韋斯領導的委內瑞拉準備籌建“天然氣歐佩克”,這一行動讓美國感到不安。時任美國能源部長的博德曼不斷強調,“新的或者舊的有關控制能源資源供應和價格的倡議,都不符合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長期利益。”
如果說2008年12月份之前是俄羅斯聯合其他天然氣出口國,努力建立全球性天然氣定價和貿易規則的高潮,以成立天然氣出口國組織為標志的話,那么高潮過后,“天然氣歐佩克”這個名詞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它的魔力。
被遺忘的“天然氣歐佩克”
整個2009年,都很難用這個關鍵詞搜索出什么值得關注的消息,似乎這些天然氣出口國忽然之間都失去了對彼此的興趣,而此前關注這一組織成立的所有天然氣消費國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一場在美國爆發的頁巖氣革命和液化天然氣現貨市場的發力之中。
經濟危機之后的蕭條伴隨著頁巖氣和液化氣撲面而來,在這三重打擊下,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受傷不已。
在經濟危機下,各個國家都只能最大限度的照顧自己的利益。在這個時候,所謂的“天然氣歐佩克”——天然氣輸出國組織在市場發生轉折性變化的時候毫無作為,而且在天然氣出口國各自利益的包圍下,不斷潰敗和沉淪。
2009年12月,天然(ran)(ran)(ran)氣(qi)出口國組織最終選舉俄羅斯天然(ran)(ran)(ran)氣(qi)運(yun)輸管道建設(she)公司副總裁(cai)波哈諾夫斯基(ji)為該組織的(de)秘書長。同兩年前預測普京(jing)將領導(dao)天然(ran)(ran)(ran)氣(qi)出口國組織相比(bi),這(zhe)個(ge)名(ming)不見經(jing)傳的(de)人(ren)物的(de)當(dang)選意味著,俄羅斯已經(jing)拋(pao)棄了(le)這(zhe)個(ge)曾(ceng)顯赫一(yi)時的(de)組織。